勵志文案職場勵志

如何華麗麗地成爲某一領域的高手?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知識、技能與才幹組成了能力的三核,那麼我們如何才能修煉成高手?

如何華麗麗地成爲某一領域的高手?

三核中,知識最容易習得。

往前追溯一百多年,知識分子的能力主要是拼記憶力,那個時候書不多且奇貴。清朝末年曾國藩買了一套《二十三史》,花了他一百兩紋銀,這大概是一個七品官員兩年半的俸祿。現在網上《二十四史》一千三百人民幣,大概是處級幹部一週的工資。所以古人盛讚一個人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牛逼不說,這能省多少錢!

到了上個世紀中,書成爲大部分人都消費得起的東西。知識的競爭力開始轉向閱讀量。這時候大夥主要拼閱讀量和理解力。書上都是正確答案,你知道得越多,讀的文獻越多,就越能勝出——今天我們的學校教育,就是這個階段的思路。

而在今天的信息時代,互聯網上的知識簡直不花錢(除了電費網費)。一旦載體便宜,知識總量就開始爆發。

首先,知識本身變得豐富而廉價起來。如果曾國藩活在現代,他也許就會打“《二十四史》”、“免費下載”等關鍵詞,然後偷偷搞到一套免費的盜版電子書。只要你的搜索技術好,基本上大部分的知識是廉價甚至免費的。

其次,搜索技術改變了知識存儲的方式,人們可以記得關鍵詞,知道在哪裏找就好。

最後,這個年代的人面對了太多全新的問題,相關的知識也不斷更新,以至於我們無法知道哪些是被驗證過的.,哪些是扯淡。這就需要我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個年代,知識的差距轉向了能力的較量——搜索能力、好奇心、獨立思考能力——誰能在同樣的知識海洋中學得更快、更多、更精準,誰就容易獲勝。

知識的差距,變成了技能的差距,這也就讓修煉轉向了第二個層面——技能。當所有技能所需要的知識都存在的時候,誰先練出來,誰就是勝利者。如果有一天《九陽真經》《九陰真經》《易筋經》都上網,誰會成爲武林霸主?練習最快那個唄。這個時候,知識的競爭升級到技能層面了。

技能與知識最大的差別是,技能是以熟練不熟練爲判斷的。他沒有知識那種知道或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的瞬間快感。任何人剛剛接觸技能,都是笨拙而滑稽的。雖然24個字母清清楚楚地寫在每一個鍵位上,但是誰也不會一開始就運指如飛。

拐個彎,談談中國式英語教學的問題,他們把英語當成一種知識來教——你清晰地知道[θ]是從喉嚨發起的氣流通過上顎衝出脣齒之間摩擦發出的濁音,但是你不一定能順利發得標準。你可以對虛擬語氣的十二種可能瞭如指掌,但是還是無法脫口而出:如果我是你我死了算了。(if i were you ,i would rather die.)

語言是技能,而不是知識。知識能學到,而技能只能習得。知識學習是瞬間的,知道與不知道之間幾乎瞬間完成。但技能則需要漫長的笨拙期——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笨拙的開始,你永遠也不會學好任何技能。

也正因爲這個心智之牆,很多知識優勝者死別也不願走入技能的練習領域。這也是爲什麼“好學生”往往不如“壞學生”混得好的原因——“混社會”是門技能啊。

而當一門技能被反覆地操練,就會進一步內化,成爲才幹。正如你現在打字不需要看鍵盤,正如你說話張嘴就來不用考慮發音,正如你騎單車不用想着保持平衡一樣,這些技能都因爲反覆修煉,成爲你不知不覺的才幹。

而才幹一旦學會,可以很迅速地遷移到其他技能領域中去。就好像今天的小孩子學習個新電子產品一定比中年人快,他們與電腦的互動,早就成爲才幹,又重新遷移到新的知識和技能領域來。高手就是這樣煉成的。

讓技能升級爲才幹,我們就完成了最牛的一項能力修煉:才幹是自動自發的能力。

無須過腦子就能夠直接使用這項技能,他似乎成爲你的天生屬性之一。一個魔術在上臺前,需要經過大概近3千次的練習,所以當劉謙對着鏡頭變魔術的時候,他的大腦肯定不會過關於“如何拉動皮筋”這樣的事,那些動作完全自動化,他的腦子則在想如何配合當時的機位、鏡頭、所有人的表情。時間一長,這些技能也變成“鏡頭感”被存爲才幹。他可以發展新的技能了。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把這個能力的升級過程歸功於大腦中的“髓鞘質”(我從未讀準過),並且認爲:“所有的動作都是神經纖維間溝通的結果。……技能線路鍛鍊得越多,使用得越自如,大腦就能夠創造出一種非常有說服力的幻覺:一旦掌握一項技能,就會感到收放自如,彷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這就是知識—技能—才幹的形成。

明星有“明星感”,老師有“個人魅力”,商業決策者有“精準的直覺”,一流的運動員有特殊的“節奏”,好的員工有天生的“責任心”,都不一定是“天賦”,而是經過大量技能練習後,才幹與天賦交融的體現。人家是練出來的。才幹如此的“自動自發,習焉不察”,以至於很多人從來不知道自己的才幹——這真的是一種巨大的浪費。生涯規劃師常用“成就故事”分析,英雄之旅等方式幫助人們發現自己的才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