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創業故事

有時候,適當離羣恰好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本文已影響 2.16W人 

有時候,適當離羣恰好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適當離羣,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作者:阿何(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理工男)

摘自:人民日報

在知乎上, “孤立”是關注數最多的話題之一,網友們貢獻了無數高贊回答。

一個顯而易見的悖論是,社交媒體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聯繫卻在不斷拉遠。如何更好地融入各種不同的羣體,成爲許多人關心的話題。

這種關心背後潛藏的命題無非是:合羣纔是正確的,倘若一個人不被周圍的人接納,說明他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

但事實和我們的認知可能有所不同。有時候,適當離羣恰好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我有位朋友叫Lisa,年紀輕輕就在一家外企的骨幹部門做到了組長職位,是大家眼中的“女強人”。

雖然地位和收入都遠超同齡人,但Lisa在公司過得並不是很開心,因爲她總覺得在公司裏被孤立了。部門的同事根據性格、愛好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圈子,但大多數與她絕緣。中午去食堂吃飯,其他人都成羣結隊,而她永遠是一個人。

“一開始,我真挺鬱悶的,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次一起吃飯時,Lisa跟我說,“但後來我徹底明白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說來,Lisa被孤立的原因非常搞笑:原來的組長跳槽後,上面的領導讓所有員工競聘這個崗位,結果除了她之外,沒有一個人提出申請,Lisa便理所當然地升職了——一方面因爲她的勇氣,另一方面也因爲工作確實出色。

但其他同事並不這麼想。在這家充分本土化的外企中,張揚並不是人人都認可的美德。按照以前的慣例,只要大家都默契地沉默,最後“資歷最深”的老員工便能順理成章地補位——沒想到這次卻被Lisa“摘了桃子”。

在一個大部分人都追求平庸的環境裏,保持平庸無疑是“最安全”的做法,追求上進反而不被鼓勵。倘若因爲這樣就放棄努力,最終買單的還是自己。

又過了兩年,表現突出的Lisa又升了一級,周圍的同事反而沒怎麼說話了。因爲差距已經拉大到連嫉妒的勇氣都沒有了。

我上大學那會兒,有個學習成績特別突出的猛人。

好歹也是國內頂尖的大學,學校裏各省的高考狀元、奧賽冠軍不在少數,而這位猛人的突出在於:幾乎所有考試,不分文理,都能拿第一。

一開始,我覺得猛人兄性格有些孤僻,很少跟班上其他同學交流:他每天五點多就出門運動了。運動完去自習上課,晚上在學校通宵教室刷夜,回宿舍時大家基本都睡覺了。同窗四年,除了必要的活動,我們都很少見到他。

後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觀點。那次經過學校禮堂,裏面在舉行一場激烈的辯論賽。而我認爲“孤僻不善說話”的猛人兄,正在場上滔滔不竭,儼然是辯論隊的主力。

再後面,有意識地和猛人兄一塊去自習,才發現他的社交活動遠比我想象中精彩。他不但是學校辯論隊的主力選手,還是話劇團的骨幹成員。當時學校每年都會組織以科技和創業爲主題的“挑戰杯”比賽,猛人兄甚至拿了一次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在學校精通互聯網技術的圈子裏朋友無數。

與此同時,我和不少其他同學在忙啥呢?要麼沉迷於網絡小說,要麼熬夜打遊戲,每天討論的話題無非就是哪個老師的課可以翹,哪門選修課容易拿高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