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如何正確看待孫儷被其受捐贈者罵?

本文已影響 3.95K人 

如何正確看待孫儷被其受捐贈者罵?

如何正確看待孫儷被其受捐贈者罵?

想,大衆們除了指責這些“所謂的忘恩負義”的小人物,或小人物們;是不是也應該真正的找找這種時代病症所在?社會病症所在?以及到底怎樣纔是真正的幫助他人?

孫儷夫妻有自己的孩子,他們是怎麼愛自己的孩子?

是不是止於能滿足基本生存的物質供給?……不是。

如何正確看待孫儷被其受捐贈者罵?

是不是止於充足的甚至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願望甚至慾望的物質生活供給?……還不是。

還有什麼?還有無私無所求,願意付出一切的,貫穿一生的愛。

再看他們提供給這個忘恩負義的孩子些什麼?

與其自身條件相應或略高的微薄的生存條件,以及與自身條件極不相稱的對美好生活的過分想往,還有一封封以幫助者身份書寫的“鼓勵信”(是不是也可理解成恩情簿)?受助者感受到巨大的物質誘惑,或者體會到沉重的恩情負擔。總之,施助者傳遞了錯誤的資助信息。爲什麼國外的捐贈者,更多的是以不留名的形式,將資助通過專門機構以更公平和對等的形式施於受助者,這樣就避免了施助者與受助者在溝通過程中可能感受到不平等關係,也就避免了這個善意施助行爲的性質改變。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施助者或許不滿足於僅僅的物質供給和資助,他們甚至願意傳遞更多的愛,比如父愛母愛,以收養孤兒爲例,固然,每一個案例都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乏自己已經有孩子仍去收養其他的孤兒,被收養的孩子並沒有被區別對待。

說了這麼多,大家體會到其中的區別了嗎?

如果我們自己只是爲了自己積點福德,或者是爲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哪怕這種虛榮心只是對自己的一種心理暗示(而不是爲了在社會上大肆宣揚以沽名釣譽),即使僅僅是這樣、對被施救者都是不公平的。

同時也逗露出我國捐贈機制的不完善,對於受助者的保護並不完善。說白了,不能因爲幫了人一下,就讓人一輩子都有負債感,或者令受助者因爲能輕易受助而產生貪婪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從此失去動力。當然,也不能令施助者因爲付出反而遭受攻擊,即使他的付出與他的能力相比微不足道,也要鼓勵和認可他對於社會和弱者的付出。所以幫助方向和受助程度都應該由更專業的機構進行評估,再恰當的形式進行施加。

其間,更不要說我們整體的社會風氣,會令缺乏家庭監督的未成年人很自然的趨向於不健康的、和過於功利的發展方向。這個時代這麼功利,我們自己這麼功利,竟然要求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或孤兒不要功利?

所以,孫儷或許委屈。可是,這個孩子怎麼能和她對抗?且不提社會地位不對等,在道德上,也直接處於劣勢;由於自己的這個行爲被恩人反撲,可能一輩子都再難從道德上翻身。資助了這麼久的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作爲施助者的孫儷,在自己不爽的時候,隨時撤出了幫助,甚至在沒有收到預定效果或者是收到了反效果時,竟然選擇了攻擊這個完全無能力對抗的曾經的自己想幫助的孩子,而她可能已經忘記,這個孩子變成了現在這幅她討厭的樣子,和她對他的那種幫助脫不了干係!孫儷會對自己有錯的孩子隨時拋棄和攻擊嗎?!

佛經裏曾說,善道衆生不輕易施善,惡道衆生也不輕易爲惡。其中的緣由,由此例可窺一斑。

這個孩子和孫儷比,是弱勢羣體,而孫儷和整個社會比也是弱勢羣體……

願社會締造者的我們,和社會管理者的政府,能共同建立和維護更加公平公正的我們的共同家園,願理解和愛充滿世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